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银川开幕******
中新网银川1月12日电 (记者 杨迪)1月12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银川开幕,新一届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们心怀良策、共聚一堂。
会议应出席委员418人,实到367人,符合规定人数。
十一届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崔波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向大会作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工作报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银川开幕。 钱友辉 摄崔波说,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宁夏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新征程。一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在全国政协的有力指导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团结引导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聚焦中心履职尽责,高质量完成年度协商计划,全面深入做好总结,扎实开展“制度落实年”活动,届末之年成为了奋进之年、收获之年。
崔波说,过去五年,是宁夏政协事业开拓奋进、创新发展的五年。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首次召开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大力支持政协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做了一系列既打基础利长远,又具实效性开创性的工作,展现了新面貌、干出了新样子。五年来,常委会扎实有效推进政协系统党的建设,持续深入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推动政协更好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融入各项履职活动中,切实做到建言成果、思想收获一体设计、一体实现。精心选定协商内容,不断丰富协商形式,着力提升协商质量,注重培育协商文化,推动协商履职成效更加明显。着力在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提高机关干部能力素质上下功夫,不断夯实履职基础、强化履职能力、提升履职实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走出了坚实的履职脚步。
崔波在报告中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他说,要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上探索创新;在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上积极实践;在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上持续用力;在更好履行职能、拓宽联系渠道上求实求新;在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上寻求突破。
会议听取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名单。(完)
习近平贺信肯定中新社坚持为侨服务 引海外侨胞热议******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冉文娟)七秩芳华,中新社向海外侨胞发出了一封封及时、温暖的“家书”;岁月更替,中新社以侨为桥,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9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连日来,贺信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在贺信中肯定中新社建社70年来“坚持为侨服务”。对此,旅居匈牙利30多年的中东欧中医药学会会长陈震深有感触,他称中新社是陪伴自己海外生活的“老朋友”。 “早年间信息相对匮乏,在海外获取祖(籍)国的准确消息不易。中新社的新闻报道让我们及时了解中国最新动态,打开了一扇窗。”陈震说,这些年中新社的新闻产品越来越丰富,但“为侨服务”的初心不改,始终关注着华侨华人的生存境遇,为侨胞权益发声,建设“精神家园”。 “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新社多次报道侨胞抗击疫情、同舟共济的故事,为华侨华人在住在国抗疫注入正能量,带来信心和力量。”陈震说。 “多年来中新社是我在美国关注最多的媒体之一,每每看到中新社报道,都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乐桃文说,不论是向纸媒提供文图稿件,还是拓展网络报道,再到近些年的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中新社的新闻产品都令人印象深刻。 乐桃文说:“几十年来,中新社一直关注着侨胞,心贴着侨胞,团结、服务侨胞,深受大家喜爱与推崇。” 习近平肯定中新社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希望中新社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新社的报道展现了伦敦唐人街的繁荣发展,提升了在英华侨华人形象,促进了中英两国友好交流。”英国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说,中新社以多种方式关注和报道一年一度的伦敦华埠新春庆典,提升了活动影响力,也加深了英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他表示,伦敦华埠商会未来将继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英两国人文交流,“诚挚希望能和中新社一起努力,为两国友好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新社的报道平实、接地气,在海外读到尤其亲切。”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说,期待中新社未来挖掘更多韩中两国友好交流的故事,增进彼此了解,推动两国民众情感共鸣,心灵相通。 在当前百年变局的新形势下,海外华侨华人作为跨文化人群,其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凸显。澳大利亚澳华文联主席、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的本土化传播,艺术团创作的许多文艺作品在中新社旗下的“侨宝”客户端平台展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他说,“中新社搭建的平台,助力我们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也鼓励我们探索创新,深挖中华文化经典中与时俱进的创新价值,推出更多优秀作品服务当地。”(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